日前,教育部等九家部門聯合發布《關于進一步推進社區教育發展的意見》(以下簡稱“意見”)。意見提出,到2020年,將建設全國社區教育實驗區600個,建成全國社區教育示范區200個,全國開展社區教育的縣(市、區)實現全覆蓋。 意見指出,要整合包括學校、社區、社會在內的所有教育資源。其中,社會方面“鼓勵相關行業企業參與社區教育。引導一批培訓質量高、社會效益好的社會培訓機構參與社區教育。探索開放、可持續發展的資源共享模式,不斷擴大社區學習資源供給。”
在社區教育的內容上,開展“公民素養、誠信教育、人文藝術、科學技術、職業技能、早期教育、運動健身、養生保健、生活休閑”等教育活動。
在形式上,培育優質學習項目品牌,并結合互聯網技術,利用現代遠程教育體系,建立覆蓋城鄉的社區數字化學習公共服務平臺。鼓勵學校和社會教育培訓機構向社區開放數字化學習資源及服務,為居民提供線上線下多種形式的學習支持。
意見指出,對于社區教育重點服務人群中的青少年群體,教育機構可聯系學校、校外活動場所、社會組織等開展校外教育及社會實踐活動。另外,各地政府將不斷拓寬社區教育經費投入渠道,“鼓勵社會資本通過興辦實體、資助項目、贊助活動、提供設施、設立社區教育基金等方式支持社區教育發展。”
從此次《意見》的內容來看,這對教育機構無疑是利好消息,注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機構將有更多機會進入到社區教育當中。